对于现代人来说,肥胖状态和血糖值异常是健康的大敌。为此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,最普遍的办法就是通过控制饮食来管理营养的摄入。实际上这个方法未必是万能的,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。吃同样的食物,有人会变胖也有人不会。究其原因,在于不同的人拥有各自与生俱来的要因。
详细调查人体对食物的反应
不让脂肪过量堆积(不要肥胖)的关键,在于防止血糖值升高,因此人们普遍认为“GI值(血糖生成指数)”是一项指标。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材能抑制血糖值的上升,从而减少胰岛素分泌,阻止脂肪的合成。这一理论正在大行其道。
但是Saleyha Ashan医生所参与的研究小组认为,这个理论并没有这么简单。虽然血糖生成指数或许的确是一项重要指标,但实验结果表明,实际上血糖生成指数是因人而异的,会产生很大的偏差。
实验表明,吃下同种食物,人却有完全相反的结果
参与实验的Ashan除了接受身体检查,皮下还被植入了测量血液里血糖值的装置。研究人员为Ashan安排了一个6天的特定食谱,同时使用这个装置详细监测她的血液状态。另有一名女性Leila与Ashan组成对照组,在实验的6天内,日常饮食和Ashan的完全相同。
约1星期的调查结束后,对比得到的数据显示,虽然两个人吃的食物完全相同,但事实上她们血液的状态却正好相反。比如,对Ashan来说,意大利面是使血液中血糖值升高的有害食物,但另一方面,对于Leila是没有不良影响的有益食物。相反地,酸奶对于Leila是有害食物,而对Ashan却是有益食物。两个人的反应简直可以说是大相径庭。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知道,不是所有人对“血糖生成指数高或低的食物”都有同样的反应。这一结论打破了我们平时的固有观念。
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,就在两个人“肠道”中。在让两个实验对象摄入同样食物的同时,研究小组还保留了她们每天的排泄物。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二人排泄物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后,发现二人肠道中的细菌状态完全不同。
人类吃下的食物在胃里溶解,经由小肠流向大肠时被消化,营养亦被人体所吸收。此时是肠道内的无数个细菌和微生物对食物进行分解的。这些细菌在肠内组成各自的“群落”。近年来,这种细菌的丰富多样性也通常被称作“肠道菌群”。
研究随后发现,组成肠道菌群的细菌,有根据不同的食物改变人体反应的功能。研究小组收集了另外几百名被试者的数据,通过对照他们体内细菌形态和血糖值变化数据,分析出肠内细菌是影响血糖值因不同食物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。
当然我们不难想象,改变错综复杂的人体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时常会伴随危险。但是,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人类一定能在探索人体奥秘的领域,逐渐看到希望的曙光。